爱体育- 爱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第三届中国金融学科年会在京举办 聚焦“科技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5-09-15爱体育,爱体育官方网站,爱体育APP下载9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工商银行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承办,《金融研究》、《现代金融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保险研究》提供期刊支持的第三届中国金融学科年会(2025)在京举行。本届年会聚焦“科技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变革与创新”,旨在共同探讨金融创新最新趋势、挑战与机遇,以及金融学科发展的未来方向。
本届年会设序幕论坛、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开幕论坛以及6个主题论坛。来自全国高校金融学科校(院)长、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学者代表,以及中国工商银行等机构的业界代表参加年会,围绕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微观结构与资本市场改革、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消费驱动增长、货币政策、金融开放与国际竞争力等问题展开交流,凝聚共识,深入研究和回答科技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问题,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汇聚思想合力。
9月14日上午,第三届中国金融学科年会(2025)开幕论坛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出席活动并致辞。开幕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新业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讲席教授潘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徐忠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院长、党委深改办主任、《现代金融研究》主编杨赫主持主旨演讲环节。此外,中国工商银行领导和专家,以及全国百余所高校金融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者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会议。
林尚立表示,金融是国家的血脉,当前中国正经历从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进程,这一过程中金融形态正发生深刻变革。中国金融面临前所未有的创新空间与挑战,金融科技成为决定中国未来金融国际地位的关键。中国人民大学正依托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培养面向未来金融生态、具备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先锋人才。现代金融发展日益呈现“大交叉”特点,深度融入数字经济,亟须推动学科交叉与制度技术协同创新。年轻一代金融学者责任重大,不仅承载中国金融的未来,更要在全球金融舞台发挥力量,共同推动中国金融强盛与高质量发展。
刘珺表示,数字时代推动社会经济范式发生深刻变迁,金融正从以资本为轴转向以科技为轴,系统复杂度和创新强度显著提升。金融科技带来全方位变革,需以复杂系统方法应对几何级增长的风险关联与非线性挑战。资源配置精度要求极高,科技创新也催生科技巨头自建生态与内部资本市场,减弱传统金融中介作用,形成“再中心化”趋势。中国须抢占关键技术与平台中心,避免边缘化。金融研究需从线性、结构化范式转向处理非结构化、行为数据;通胀测算等传统指标也需纳入数字因子重构。金融机构应摒弃同质化竞争,实现深度与广度兼备的转型,培养兼具垂直产业知识与横向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应对代币化、虚拟融合等全新挑战。
会上,林尚立、刘珺、吴晓求、张守川、郑新业为第十二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获奖者颁奖,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2022届毕业生冯晨博士的论文《工业用地出让的财政激励、管制效果与企业投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2022届毕业生张子尧博士的论文《中国企业市场力量研究:事实、成因和经济效应》、上海财经大学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基地副研究员、同济大学2023届毕业生解咪博士的论文《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信贷配置的原因与后果》荣获第十二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三位获奖者导师范子英教授、尹恒教授、钟宁桦教授荣获第十二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导师荣誉奖。冯晨代表获奖者发表感言。
《跨境资本流动与东道国收入分配——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负责任的中国智造:工业机器人应用、要素禀赋结构与企业ESG表现》《贸易协定深度如何影响货币国际化?——理论分析与渠道检验》《科技金融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基于知识溢出与生产网络的双重视角》《支付方式变革与货币统计口径调整——兼论“消失的M1”》《“数据要素×”金融服务的理论机理与实现路径》《基金经理语调、基金收益与投资者行为——基于BERT人工智能模型的检验》《住房财富与家庭创业——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微观证据》等八篇论文荣获年度最具影响力文章奖项。刘珺、林尚立、张守川、吴晓求、郑新业为获奖文章作者颁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明代表获奖作者发表感言。
9月13日晚,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长吴晓求教授主持召开了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10家理事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理事会通过了吸纳吴卫星教授等三名个人理事的决议,讨论了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一般基础和边界,分享了关于稳定币、RWA等金融科技领域的最新前沿发展,并就如何开放建设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进一步发挥联盟在中国金融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交流。
年会积极响应习关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旨在为国内外金融学界、业界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开放平台,推进金融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创新合作,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中国与时代为观照,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学科底色、优化布局设置,借助序幕论坛、主题论坛及闭门会议等活动形式,以原创性的思想为切实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